光绪十六年秋日,汉阳铁厂的蒸汽锤声盖过长江浪涛,湖广总督张之洞站在新建的西式厂房前,看着德国工程师穆默指挥工匠吊装炼钢炉。他手中的象牙算筹刻着「中体西用」四字,筹身暗纹与厂房铁梁的云雷纹浮雕形成微妙角度——那是铁锚堂传来的「验籍方位」,确保每个工匠的腰牌都在蒸汽钟的机械振动范围内。
「穆默先生,」张之洞用算筹点了点厂房地基,「这抗磁竹桩的间距,需按《考工记》『三七模数』调整。」穆默皱眉看着图纸:「总督阁下,德国的炼钢炉需要绝对水平的地基。」张之洞笑道:「中国竹桩能避磁扰,这是本土经验。」实则地基下的抗磁竹桩暗刻「三三见九」纹,作为物理防磁屏障,由算理学堂技工手工校准,可减弱地磁场对炼钢炉仪表的干扰。
午后的厂务会议上,铁锚堂密使以「送茶」为名,在茶杯底留下磁砂密信:「算理学院已校准速算云纹,可嵌入厂房桁架。」张之洞会意,指着设计图上的哥特式拱窗:「屋顶肋拱需加铸云雷纹装饰,既合西洋美学,又符中国吉祥意头。」德国工匠们交头接耳,他们不知道这些卷云纹的曲率,实则是《算理战策》中的钢材承重速算表,由技工用算筹现场计算后雕刻。
暮色中,张之洞巡视厂房,看见匠人正在铁梁上雕刻云雷纹。其中一名匠人袖口露出漕帮刺青,他凑近时,腰牌「忠孝纹」火漆印与他手中算筹发出微弱共鸣——这是铁锚堂「漕帮匠人验籍网」的暗语。「小心蒸汽管道,」张之洞低声叮嘱,「磁砂涂层需每日检查。」匠人颔首,他知道管道夹层的抗磁砂涂层由算理学堂技工调配,可抑制蒸汽冷凝水的磁导率变化。
子夜,张之洞在办公室铺开《算理战策》残页,对照汉阳铁厂的钢材化验单。抗磁砂纸上的「隐铁率68%」数据,与厂房桁架的云雷纹速算结果完全吻合。他提笔在奏折中写道:「铁厂之要,在器亦在人,洋人知其器,不知其算。」所谓「算」,正是算理学堂培养的技工——他们能通过云雷纹刻度快速换算应力数据,比德国工程师的计算尺快三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