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的傍晚,工会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起。
接到紧急通知,毛主席追悼会的电影拷贝已抵达县城,需当晚派人前去接收。
工会立刻兵分两路,一边安排专人驱车前往县城取片,一边通过广播向全厂职工家属传递消息。
周山一家围坐在地震棚内的简易饭桌前,正准备享用晚饭。
突然,厂区广播的声音穿透暮色:“全厂职工家属注意!预计今晚7点,将在学校操场播放敬爱的毛主席追悼会影片,请大家准时观看。”
这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,全家人匆匆扒完饭,锁好棚门,便朝着学校方向赶去。
此时的学校操场,早已汇聚了四面八方的人群。
不仅有三线厂区的职工家属,附近村庄的百姓也纷纷赶来,黑压压的人头一眼望不到边。
来得早的人抢占了幕布正前方的位置,搬出自家的板凳,稳稳当当地坐在中央;后来的人则零散地站在四周,人群越聚越多,原本宽敞的操场变得拥挤不堪。
这样下去,恐怕连操场大门都要被堵得水泄不通。
负责现场保卫的温利喜见状,急忙向夏义峰汇报情况。
工会主席刘长明也匆匆赶来,三人站在操场边,望着混乱的场面眉头紧锁。
经过紧急商议,他们决定:最前排预留出位置,摆放桌椅供厂领导就座;其余人员按照单位列队观看。
这个棘手的任务落到了温利喜肩上。他攥着大喇叭,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,心里直打鼓,生怕大家不配合。
但看着两位领导坚定的眼神,他深吸一口气,硬着头皮走到幕布前。
“同志们!”
温利喜的声音通过喇叭响彻操场,
“我们都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到这里,想要最后看一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。
厂领导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,但操场空间有限,只有有序排队,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看到影片。
现在,请大家按单位列队!
第一排,铸造车间职工及家属,请到最东边排成四列;第二排,439车间,间隔一尺,同样排成四列……”
温利喜一边大声指挥,一边在人群中来回奔走。
他先跑到东边,盯着铸造车间的队伍排整齐,又赶忙回到中间,督促其他单位依次就位。
最后三排,则留给了综合加工厂、学校师生,以及附近的村民。
周山、吴权和李风顺商量后,决定到学校队伍的位置。
然而,这里早已挤满了人,高年级的学生们更是一股脑地涌到了西侧,大家都想离幕布更近一些。
三十分钟后,各单位的队伍终于排列整齐。
厂领导们陆续到场,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操场入口,焦急地等待影片放映。
七点,夜幕完全降临,可放映机依然没有启动——拷贝还没送到。
八点过去了,操场上鸦雀无声,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孩子们的低语。
温利喜有些慌了,他找到夏义峰:“让大家等太久,一会儿场面失控怎么办?”
夏义峰却笃定地说:“不会的。大家对毛主席的爱戴,不会因为这点时间就消散。”
刘长明心急如焚,跑到学校办公室,拨通了县电影放映队的电话。
问明情况后,他又拿着喇叭回到操场:“同志们!由于各地都在放映追悼会影片,我们的放映员还在排队等候。刚刚联系得知,预计九点半才能取回拷贝。经厂领导研究,带小孩的、身体不好的同志可以先回家休息,想看的到时候再来!”
然而,操场上没有一个人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