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德二年十二月二十三,铁锈味混着焦煤香在京营火器库的空气中浮动,十三岁的张旭踮脚将算盘磕在神锐铳枪管上,稚嫩的嗓音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:「北风三尺推青珠三,南风五尺退赤珠二——这是师父按《九章算术·衰分》推的风角比例。」五十名匠人围在熔炉旁,目光落在少年腰间晃动的验铅片上,那是王巧儿用皂角水浸制的「保命符」,铁锚会特设的童子匠作班里,他是首个能默背《九章算术》全篇的神童。
三日前,张旭在太学算学科当众解出《测圆海镜》里的「勾股容圆」难题,王巧儿亲自将刻着螺旋纹的算珠链挂在他颈间:「这是铁锚会百年来第一个童子匠首的信物。」此刻,算珠链在少年瘦小的胸前晃出清脆的响,与牛二虎腰间的铜哨声相应和。
牛二虎掀开棉帘时,粗粝的嗓音里带着几分自豪:「张哥儿,胡督师问神锐铳进度。」他望着少年踮脚测算铳管冷却时间的身影,围裙上「工器监军」纹与少年发间的铁锚纹发绳形成奇妙呼应——那发绳是用宝船锚链碎屑编织的,象征着铁锚会对天才的破格认可。
张旭头也不抬,桐油浸纸眼罩滑到鼻尖:「前日已送五百支至粮草大营,新铳管采用三炼三验精铁,准星刻着风阻刻度。」他转身时,竹制算珠链轻晃,「牛大人可曾想过,虏铳为何总炸膛?」话音未落,皂角水试纸已在虏铳残件上洇开黑斑——铅砂遇皂角水生成硫化铅,正是匠人世代相传的验毒之法。
库房深处,崭新的神锐铳整齐码放,最前端的一支刻着虎头纹。张旭摸了摸袖口的火漆印,朱红色在少年腕间显得格外鲜艳,恍若朱厚照赐印时那句「工器不分长幼」的余温尚在。
戌时三刻,胡世宁的亲兵几乎是小跑着闯入火器库:「小张师傅,督师请你去观审!」审讯室里,被俘的蒙古匠人瞪着眼前的童子,而胡世宁正握着惊堂木皱眉:「火德真君?先给我验验你指甲缝里的铅毒!」
张旭捧着茶盏站在胡世宁身侧,看狱卒剥去俘虏上衣时,忽然拽了拽督师袖口。胡世宁顺眼望去,只见少年盯着匠人指尖——那里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暗紫色痕迹。「大人,」张旭奶声奶气地开口,「他指甲缝里的灰,像极了山西毒铜坊的铅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