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留竹知道房家洼现在不缺钱,于是写了一张单子,上面详细记录了开蒙需要用到的东西。
《千字文》《百家姓》《三字经》这是启蒙把必学,考虑到房家洼人年岁不一,又几辈子没一个人读书,又加了一本《文学蒙求》一本《古诗全集》。
等到半年后看学生接受程度如何,再考虑添置新书。同时宋留竹自己也带了基本家传,杜庭也送了基本。
这样一来,村私塾的夫子和教材便搞定了,接下来就是学生了。
刘小冬在书铺花了二十多两银子买齐了需要的所有东西,其中笔墨纸砚多为帮村里人代买的。等回去后,村里人再给她钱。
现在的刘家,在村里的地位可以说的无法撼动的,他家做什么,全村人便跟着做什么。反正本来村里人就是不跟就吃亏的心态,又有了柿饼赚钱的营生和房屋的建造。
连这个房家洼村民居设计师的刘小冬都地位直线上升,目前已经超过了她爹刘树。
刘树在给各家一一分笔墨纸砚。
有人问:“唉,树哥,夫子真的是个举人老爷?”
刘树闭了闭眼,已经不想再回答了:“你们这是第三轮来问了吧,一进村的时候我们就说了,举人老爷,年轻的举人老爷。”
刘小冬没让刘树说这宋留竹是县令岳丈家的堂族叔,怕说出去后引起不必要的误会。
本来杜庭就是被贬而来,宋家如今也是水中池鱼,宋留竹都说了自己不想参与争斗,这几年只做个闲云野鹤。
那刘小冬也会帮他隐瞒这些。
宋家的闲云野鹤停在了房家洼子,她刘小冬是打心眼里高兴,而且还特制了一个每日食谱,准备以后给宋留竹尝鲜。
驻村夫子是包食宿的,一日三餐,要是宋留竹不带下人厨娘过来,那这做饭的活计就得房家洼自己人上。
一听说给夫子做饭,房家洼的人可乐意了,不光平时经常做饭的女人愿意,就连不怎么做饭的男人也跃跃欲试。
不过这些都被刘小冬否决了,她让王冬麦在一群做饭好的妇人里挑出来几个家里家务不多的人,而且做饭口味也比较 好的来轮流给夫子做饭。
每人一日轮流,一日三餐是薪酬十五文。酬劳就由村里统一支付。
这下众人炸窝了,忙有人说自己愿意做,并且可以天天做,也有人说这私塾是自家村里的,既然是自家村里的,那就没有薪酬一说。
众人七嘴八舌,各抒己见,吵得不可开交。
刘小冬没到这小小的薪酬制度,竟然引起这么大的反应。
王冬麦让吵闹的人安静,众人神色各异的看向她。
然后她旁边的刘小冬就说话了:“各位爷爷叔伯们,婆婆,婶娘们,我知道你们的顾虑,但是这给夫子做饭不是给自家做饭,需要有一定的本领才行。”
“这也是为何要让我娘来找做饭好的人的缘故。”
“夫子是花钱聘请来的,还是个举人,我们自然要对他的衣食住行仔细着来。给夫子做饭付报酬也是有条件的,做饭的人需要按着夫子每日食谱来做,无论刮风下雨,还是家中任何事物都不能不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