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经验起手,老面酵发面教程(1 / 2)

在用老面酵发面这个事情的话语权上,王冬麦说自己技术领先,那估计没人敢反驳她。

不过这也是她发坏了一百多斤面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。

老面酵子一做出来的时候,她压根看不上这玩意,要不是因为家里姑娘说这个能让死面馍变蓬松软呼,嚼起来不累牙还能吃出甜味,那她是铁定不会浪费面的。

要知道,面可贵了,尤其是白面,她以前都没吃过白面,也就今年家里有点小钱了,才开始吃的。

老面酵子发面主要讲究一个经验,没错,面发多了,经验就来了。

一块巴掌大的干面酵子,泡开后加入生面简单搅拌让其醒过来后,这样一海碗的量可以和最多十斤的面。

不过五到八斤是最适合的状态。

夏天和面后,不消一个时辰就可以起了,春秋两季,只要面团在暖和处,不消半天也就可以起了,而冬天,由于天太冷,最好是借助热乎的灶台来催发。

但温度也不宜过高,以她家为例,锅灶里最好是所有柴禾都燃尽半个时辰后将面团放置在锅内。

这样利用灶膛内的余温,就可以将面团催发。

而对于锅灶内的柴禾,也是有讲究的,稻草茅草一类,极易燃极易产生草木灰的,余温持续时间最短,适合夜间催发,这样放置一夜,第二日早起可以安心做馒头。

而芦苇,蒿子,细树枝一类的柴禾,产生的草木灰多,但余温却可持续两个时辰,比较适合早晨和面,下午做馒头。

而真正的砍下来劈成一节一节的大木头,这种才是余温最多的,也是没有经验的人最不适合用来在冬天催发面团的柴禾。

因为会用力过猛,一不小心就会把面团催过头,这样底部被烤干的面团,再拿出来接触到冷空气,做出来的馒头就会不好看,比正常的馒头硬些,小一些。

馒头发硬,个头小,一般都是发面不成功的表现。

而这才是发面的第一步,给发好的面加面碱,才是最考验人的活。

由于没有食用碱,所以这个碱就是刘小冬自己制作的草木灰碱水提纯出来的碱片,在做馒头时加水融化后制作的简易碱水。

而又由于刘小冬对于碱的用量也没有一个定量,所以,就由着王冬麦和赵来英婆媳一次一次试了。

一般,三斤的面用老面酵子发好后,需要用到的碱片为成年女性的大拇指指甲大小的碱片两块,再混合小半碗温水,搅拌融化后在每一次揉搓面团队时候逐步加入,直到把碱水加完,全部揉进发好的面团里为止。

而碱水揉面,王冬麦也是掌握了一个做法,那就是用四个手指全部沾满碱水,和面三次,面团将手指上的水全部沾掉,再如此重复第二次,直到所有碱水都揉进面团里为止。

当然,无论是第一次用老面酵子和面,还是第二次加碱水的时候揉面,或是第三次正式地做馒头,接触到面的双手都是必须用温水彻底洗干净的。

不光刘小冬如此要求,王冬麦和赵来英教村里其他人做面食的时候也是如此。

人的两只手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接触东西,吃喝拉撒睡,农活家务牲畜作坊,基本都是靠双手,可想而知,这双手会有多脏,所以,做饭的人的手是必须干净的。

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,但为防万一,给宋若梅的老面酵子发面方子里还是详细地要求了,和面的手无论如何都要干净。